书画,书法,名家,艺术培训,讲坛课程...

扬州八怪——历尽沧桑笔下奇罗聘

发表时间:2019-05-17 15:01

“扬州八怪”主要活跃于清朝乾隆全盛时代。是一支与“四王”正统画派大异其趣的充满活力的大师集群。他们是当时扬州经济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也是深得扬州市民阶层和社会贤达喜爱的风流名士。他们既是传统文人写意画的卓越继承者,又是近代艺术思潮的先驱和导师。“扬州八怪”以极富创造性的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精通诗文书画的盖世才华,谱写出绘画与商品相互融合的交响乐章,从而成为中国绘画史上首批为自己创作自觉树立商品意识的画家。他们艰难坎坷的艺术生涯足使干古喟叹,他们精湛绝伦的绘画作品足令百世倾倒。其不朽的精灵已深入人类文明的神髓,丰实了民族美学的意蕴和形式,人们对“八怪”那奇美的璀璨与恒久的辉煌深信不疑,且永远充满神往之意和挚爱之情。

在此,我们采用清末李玉棻《欧钵罗室书画过目考》列举的八位画家,即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郑燮、李方膺和罗聘,且按其出生年月的前后顺序加以排列。在当时人材济济的扬州画坛中,这八位画家是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他们被统归于“扬州八怪”是毫无愧怍的。



罗聘(1733--1799),字遯夫,号两峰,又号金牛山人、花之寺僧、衣云道人、蓼州渔父等。雍正十一年正月初七生于扬州弥陀巷的一处地方。这处地方后来被罗聘命名为“朱草诗林”,名其堂为“香叶草堂”,至今尚称完好,是“扬州八怪”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私人住宅。 罗聘是金农的入室弟子。好学无倦,才艺出众,著有《香叶草堂诗集》。所画题材广泛,兼擅人物肖像、鬼神佛道、山水花卉等。作画大胆而细心,金农说他“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秦祖永将其作品奉为“神品”,认为“笔情古逸,思致渊雅,深得冬心翁神髓。”他和妻子方婉贞(白莲)、儿子允绍、允缵都善于画梅,时人称为“罗家梅派”。罗聘才学惊人,却终生布衣,半世饥寒,深能体贴民众疾苦,不满黑暗现实,慨叹“此间干净无多地”,还诡称自己能白昼见鬼,借鬼魅发泄胸中块垒。其创作构思新异,形象奇诡,吴锡麟说他“五分人才,五分鬼才”,可见其怪。


醉钟馗图 纸本 57x39cm 故宫博物院藏

罗聘的父亲罗愚溪,康熙年间曾中过举,也做过小官。罗愚溪生有五个儿子,罗聘排行第四。罗聘刚满周岁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罗聘的童年是够孤苦的,但他聪明勤奋,对所读的书,几乎过目不忘。呈坎的很多村民都说,当时,罗聘读书与很多人不一样——他家境贫寒,读书首先是为了掌握谋求衣食的本领,而不是把科举之业当作首要任务。也显然是受罗氏家族及徽州“天下第一等好事,便是读书”之风的影响,所以罗聘走的是最捷径的“读书就业”之路——卖字画,更主要的是卖画。“通画学十三科,读奇书五千卷”,20来岁就在诗画方面崭露头角了。

罗聘21岁时和方婉仪结婚。方婉仪是广东布政使方愿瑛的孙女,国子学生方宝俭的女儿,和罗聘祖籍相同,安徽歙县联墅村人。她习诗书,明礼度,擅长诗画,是一位才女。生于雍正十年壬子(1732年)六月二十四日,正是荷花盛开的季节,有“我与荷花同日生”的诗句,故又自号白莲。她与罗聘志同道合,有共同语言,是一对理想夫妻;但罗聘家境清寒,他们又是一对贫贱夫妻。“江山清淑之气,不钟于绮罗丰厚之闺阁,而生在清寒彻骨画梅相对之贫士家”,是相当真实的写照。

当时扬州有个盐官,名叫卢雅语,财大气粗,一般人很难跨进他家的大门,但此人附庸风雅,对达到一定“级别”的书画名人,则网开一面,很多书画名流为能受到卢雅语的邀请而感到荣幸,而罗聘则是可以随便进出卢家的贵客。

种种场面的抬举,使得罗聘在当地名声鹊起。当时,活跃在扬州的书画界名流如郑板桥等,都对罗聘刮目相看,尤为重要的是,“八怪”之首——金农,也对罗聘的画作特别垂青。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25岁的罗聘以诗为礼,正式拜金农为师。那时扬州为迎接乾隆两次南巡,盐商们忙着争奇斗艳地大造亭园,保障河(即今瘦西湖)和五亭桥、莲性寺白塔正在开挖和赶建,“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格局也正在形成,这两位师徒却无动于衷地躲在西方寺和朱草诗林里教学诗画。金农对这位弟子的领悟能力很赞赏,曾说:“初仿江路野梅,继又学予人物蕃马,奇树窠石。笔端聪明,无毫末之舛焉。”当时就有见罗聘如见金农的说法。金农常托罗聘代笔,罗聘作画也常请金农题署,故后来产生了金农的画全出于罗聘之手的误传。不过应该承认,在传世的金农作品中,愈是精能的,罗聘代笔的可能性愈大。这和冒名顶替不同,他们师徒俩已溶为一体了。

罗聘、方婉仪 齐眉介寿

金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在扬州谢世,享年77岁。金农在患病期间,罗聘一直跟在左右,尽心服侍;老师去世后,金农尽其所能,帮助料理丧事,并护送老师的灵柩归葬浙江临平,师生之谊超过父子感情。

金农死后,罗聘入京卖画,大名鼎鼎的《鬼趣图》便是罗聘那时创作的。在创作了《鬼趣图》后罗聘名声鹊起,这自然会招来部分人的嫉恨,所以当时就有一位罗聘的老乡、大盐商出身的程晋芳劝他:“斯图即奇特,洗手勿轻试。”说掩饰得再巧妙,终究会弄出麻烦来的,于是劝罗聘金盆洗手,赶紧回家。 当年秋,罗聘就打点行头,南下回乡。

回到家乡,罗聘依旧干他的老本行——卖画。其间,他经常抽空远游,中原地带,他几乎跑了个遍。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他由山西回来时,正是岁末,除夕夜儿辈画岁朝图,他和妻子对酌联吟,过了一个难得的团聚之夜。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罗聘又去京师了。临行时妻子方婉仪正患肺病缠绵床榻。顾不上妻子生病仍要远离,总有出于不得已的原因吧。罗聘五月初动身,六月中旬住在济南客舍,一天夜里忽然梦见方婉仪手持自己画的梅花卷出现在他面前,说:“我,滇南去矣!”罗聘醒来,百思不解,等他八月到了京城,来自家乡的一个叫万华亭的告诉他,方婉仪已于五月十九日在扬州病逝了。这对罗聘的打击是巨大的。艺术上的同道伴侣,生活上的贫贱夫妻,相守二十七年,没有过过舒心日子,如今离他而去了,罗聘怎能不悲愧交加。此时妻梓待葬,儿子待养,罗聘却两袖空空,欲归不得。他身居古庙,对月难眠,感叹道:

空有千秋业,曾无十日资。

欲归归未得,何以慰儿痴?

情急之下,他甚至把妻子过去写的《忍讥》诗,亲手抄录,呈送显贵,以引起怜悯博一点施舍。这次在京城虽又结识了周筤谷、桂未谷、丁小疋、王秋塍等名流,也出席过翁方纲主办的东坡生日纪念会,诗名画誉不减当年,但伸手援助者却寥寥。罗聘本来受金农佛教思想的影响很深,此时对世事更淡漠了,“人生都作画图看”——这不是新的《鬼趣图》吗?

在京不到一年,他凄凉地回到扬州。

他也从此不再画鬼,而改画佛了。据说过去他曾做一梦,梦见自己踏进一座寺庙,庙的名字叫“花之寺”。他认为自己前世就是这座庙的住持,因起号“花之寺僧”,他画佛像,都题这个名字。

乾隆四十九年(1785年),皇帝要作第六次南巡了。扬州天宁寺是驻跸的行宫,天宁寺后面的重宁寺是祝祷之地,为了迎合皇帝,盐商们出资修缮,以数百金的润笔请罗聘作大幅壁画。这幅壁画当时在扬州成为名迹,可惜现在已不存在了。“八怪”中能画壁画的,罗聘是唯一的一个。

是出于菩萨心肠还是对世事的不能忘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罗聘曾应请出任瓜洲育婴堂的董事,这是有声望的人才能出任主持的。他一革营私舞弊的行为,对待孤儿“恩爱若同生”,为地方上做了好事。

10年后,年近花甲的罗聘三上京城。这时,他已是画界知名的大师了。他刚刚住定,一些风雅的士大夫便登门不歇,求索画作,甚至一些在京的朝鲜人也携重金来买他的画。收入多了,他的豪兴也随之而生,游名胜,买古董,挥金如土。8年后,他带着小儿子准备回乡时,居然又没了路费!有人知道他要回乡,便上门来讨债,原来,他不仅把卖画挣来的大把钞票给花了,还欠了一些债务。没办法,罗聘只好卖衣服,但衣服卖尽了,债务还偿不清!直到嘉庆三年(1798),扬州一位做盐运使的朋友闻讯,才资助罗聘的大儿子赶到京城,把父亲和弟弟接回扬州。

回到扬州的第二年,这位“画名甚高而生活甚苦”的画家与世长辞,享年67岁。

罗聘作品欣赏:

花卉册 纸本 25x18.5cm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花卉册 纸本 25x18.5cm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花卉册 纸本 25x18.5cm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花卉册 纸本 25x18.5cm 天津市历史博物馆藏





梅花册 纸本 17.5x22.1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梅花册 纸本 17.5x22.1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梅花册 纸本 17.5x22.1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梅花册 纸本 17.5x22.1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梅花册 纸本 17.5x22.1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荆蛮民图 80.5x34.4cm 荣宝斋藏




深谷幽兰图 绢本 245.4x65.7cm 故宫博物院藏




花卉图 纸本 115.8x25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桂枝图 纸本 113x29cm 故宫博物院藏





剑阁图 纸本 100.3x27.4cm 故宫博物院藏




梅花图 纸本 131.8x34cm 故宫博物院藏




湘潭秋意图 纸本 168.3x88.6cm 上海博物馆藏




墨葡萄 纸本 140.1x34.6cm 荣宝斋藏




兰石图 纸本 135x77cm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梅竹图 纸本 166.8x65.8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墨梅图 纸本 96.2x50.7cm 荣宝斋藏





行旅图卷(局部)




行旅图卷 纸本 35.5x162.3cm 辽宁省博物馆藏


分享到:
大家书画艺术网